(2)毛坯尺寸的確定
毛坯尺寸應根據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適當的加工余量來確定。加工余量可查有關手冊。然后合理的確定毛坯形狀和毛坯尺寸,鑄件與鍛件毛坯應繪制毛坯圖。
3、擬定零件工藝路線
僅列出工序名稱的簡明工藝過程稱為工藝路線。擬定工藝路線是制訂工藝規程的關鍵步驟。它包括選擇定位基準、選擇加工方法、劃分加工階段、確定工序順序及確定工序分數與集中程度等。同一零件的加工可有不同工藝路線,應通過分析對比擇優確定。而模具各種零件有典型的加工藝路線可以借鑒。(可參照教材第5章內容設計)
4、確定所有的機床設備和工藝裝備(工藝裝備指:刀具、量具、二類工具等)
5、工序設計
工序設計即確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確定各工序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確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和工時定額等。
6、編制工藝文件
一般是將模具制造工藝內容用文件形式確定下來,并按一定的表格形式填寫。內容應簡潔明確,符合工廠用語習慣。
四、模具裝配工藝規程的編制
生產實踐中對一般模具的裝配只編制裝配要點,重要技術要求的保證措施及裝配過程中需要機械加工和其它配合加工的要求。僅對大型復雜模具才編制較詳細的裝配工藝規程。編制裝配工藝規程的步驟和主要內容有:
1、分析模具裝配圖,審查裝配工藝性
審核模具裝配圖樣的正確性、完整性,分析模具結構的工藝性。(視圖及投影關系正確,尺寸標準齊全,配合關系正確。結構符合標準化規定,盡量采用標準件和通用件。便于裝配與拆卸,便于調整與維修。)審查裝配技術要求是否齊全、合理。
2、劃分裝配組件,選擇裝配基準,確定裝配順序
(1)將模具劃分為組件,裝配時應先進行組裝,然后進行總裝。冷沖模組件常分為:模柄組件、凸模組件、凹模組件等。注塑模組件有:成形零件、推出機構、抽芯機構等。
(2)選擇裝配基準。冷沖模一般選用凸模或凹模等工作零件為基準件。注塑模裝配基準有兩種,一種是以工作零件(如定模、動模上的型腔、型芯)為裝配基準;另一種是以導柱導套為裝配基準。
(3)確定裝配順序。應考慮基準件的工作狀態,根據零件之間相互依賴關系(例如凸、凹模間隙是否均勻以及壓力中心和漏料的位置等)和保證裝配精度的難易程度來確定總裝順序。(不同類型模具有不同裝配順序)
毛坯尺寸應根據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適當的加工余量來確定。加工余量可查有關手冊。然后合理的確定毛坯形狀和毛坯尺寸,鑄件與鍛件毛坯應繪制毛坯圖。
3、擬定零件工藝路線
僅列出工序名稱的簡明工藝過程稱為工藝路線。擬定工藝路線是制訂工藝規程的關鍵步驟。它包括選擇定位基準、選擇加工方法、劃分加工階段、確定工序順序及確定工序分數與集中程度等。同一零件的加工可有不同工藝路線,應通過分析對比擇優確定。而模具各種零件有典型的加工藝路線可以借鑒。(可參照教材第5章內容設計)
4、確定所有的機床設備和工藝裝備(工藝裝備指:刀具、量具、二類工具等)
5、工序設計
工序設計即確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確定各工序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確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和工時定額等。
6、編制工藝文件
一般是將模具制造工藝內容用文件形式確定下來,并按一定的表格形式填寫。內容應簡潔明確,符合工廠用語習慣。
四、模具裝配工藝規程的編制
生產實踐中對一般模具的裝配只編制裝配要點,重要技術要求的保證措施及裝配過程中需要機械加工和其它配合加工的要求。僅對大型復雜模具才編制較詳細的裝配工藝規程。編制裝配工藝規程的步驟和主要內容有:
1、分析模具裝配圖,審查裝配工藝性
審核模具裝配圖樣的正確性、完整性,分析模具結構的工藝性。(視圖及投影關系正確,尺寸標準齊全,配合關系正確。結構符合標準化規定,盡量采用標準件和通用件。便于裝配與拆卸,便于調整與維修。)審查裝配技術要求是否齊全、合理。
2、劃分裝配組件,選擇裝配基準,確定裝配順序
(1)將模具劃分為組件,裝配時應先進行組裝,然后進行總裝。冷沖模組件常分為:模柄組件、凸模組件、凹模組件等。注塑模組件有:成形零件、推出機構、抽芯機構等。
(2)選擇裝配基準。冷沖模一般選用凸模或凹模等工作零件為基準件。注塑模裝配基準有兩種,一種是以工作零件(如定模、動模上的型腔、型芯)為裝配基準;另一種是以導柱導套為裝配基準。
(3)確定裝配順序。應考慮基準件的工作狀態,根據零件之間相互依賴關系(例如凸、凹模間隙是否均勻以及壓力中心和漏料的位置等)和保證裝配精度的難易程度來確定總裝順序。(不同類型模具有不同裝配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