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18日召開的2010年鉛鋅產業鏈論壇得到消息:根據四年性小周期,2010年5月銅和鋅出現本年內的一個重要高點,2010年9~10月可能出現未來兩年的歷史頂部。現在起到9月是鋅企業去庫存化的最佳時機,可以通過現貨去庫存和期貨建空頭代替庫存。第二季度,消費旺季不旺,巨大的庫存是制約鉛鋅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礦石供應的短缺向下游精煉鋅市場的傳遞仍需要時間,預計二季度LME3個月鋅價最高位為2550美元,低谷為2100美元,上海市場現貨鋅價最低支撐面17500元/噸,上行壓力價格20000元。2010年底至1011年初將會有一個較大漲幅。
今年鋅精礦市場緊張再現
2010年鋅精礦受西方精鋅冶煉廠開工率逐步提高的推動,全球精礦供應趨緊,近期中國進口鋅精礦的加工費已經下滑10%以上。同時,西南地區的旱情對國內鉛鋅礦山的影響大于對冶煉廠的影響,國內現貨鋅精礦加工費已下滑5%,為5700~6200元/噸。隨著國內冶煉能力的提高,大型冶煉廠面臨壓力和挑戰,他們對原料保障的程度要求也隨之提高,未來極有可能再度出現鋅精礦短缺的局面。
2009年中國鋅產量迅速恢復,預計2010~1012年全國冶煉能力高速擴張,2010年有將近50萬噸,2011年超過60萬噸,這些擴張的產能很有可能再次導致未來兩到三年內鋅精礦供應緊張,冶煉投資面臨較大的風險。
2010年西方冶煉能力將恢復100萬噸左右,供應給中國的西方精礦可能減少50萬噸金屬量,幾個大的西方礦山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被關閉,對礦自給率不足的冶煉加工企業來說,加工費議價將再次面臨考驗。多數大中型冶煉企業自給率不足30%,5家產量超30萬噸的鉛鋅冶煉企業,只有2家自己原料保證程度達50%,其余3家企業都低于20%。
如果沒有相關政策支撐,現貨鋅和鋅精礦價格將會有較大回調,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降低庫存。
發展再生鉛產業大勢所趨
目前中國規范廢鉛蓄電池回收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導專業回收模式,如武漢“1%2B8城市圈“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專業再生鉛企業建立的收集、儲存回收網絡;電源企業”以舊換新“回收模式;專業危險廢物回收經營單位的回收等幾種模式。
有色金屬再生分會會長王恭敏表示我國再生金屬行業發展迅猛。2000~2009年生產再生有色金屬3510萬噸。2009年我國再生精煉產品已達到有色金屬精煉產品的24.3%,目前我國廢鋅原料進口僅3~5萬噸/年。廢鉛按巴塞爾公約不能進口,完全是由國內廢料。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再生鉛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協調整合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優化產業布局,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兼并重組,再生鉛產業集中化程度進步一提高,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2015年將會形成30~50家具有競爭力的再生鉛企業。“十二五”末中國鉛消費量達到500萬噸,再生鉛產量達到250萬噸,占鉛消費量比重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