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捷豹路虎與奇瑞向國家發改委遞交合資申請后,雙方的合資內容也逐漸進入業界視野。有知情人士日前向記者透露,在捷豹平臺上重新打造一款豪華車,掛奇瑞或合資自主品牌商標將是雙方合作談判的重要細節。
“發改委對路虎國產項目審批的條件很明確,就是要求雙方要有實質性合作,而不僅僅是為了增加產能。”該人士解釋說,之前奇瑞合資斯巴魯的項目審批受阻,就是因為雙方實質性的合作內容較少,而捷豹路虎顯然不愿意重蹈斯巴魯的覆轍。
根據今年8月30日,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新建汽車生產企業投資不得低于8億元,要建立產品研究開發機構,且投資不得低于5億元;新建投資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于20億元,其中自有資金乘用車、重型載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應包括為整車配套的發動機生產。
奇瑞與捷豹路虎的合資內容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捷豹掛合資自主LOGO
捷豹路虎國產項目取得實質進展,源于近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英國的正式訪問,這次隨行的有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和奇瑞汽車主要負責人。
在英國,奇瑞汽車負責人和路虎CEO曾在英國政府支持下有過親密接觸,而雙方商談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合資的條件。“正是在那次商談中,捷豹路虎表示,愿意以捷豹平臺為基礎,與奇瑞重新打造一款豪華車,作為雙方今后合資公司的自主品牌。這個條件幾乎為項目的審批通過打開了一扇窗。”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對于合資,捷豹路虎的心情比奇瑞急。隨著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捷豹路虎早在2010年5月便首次提出在中國本地化生產的構想。當時捷豹路虎的擁有者??印度塔塔汽車CEO Carl?Peter Forster透露,將在兩年內實現在華國產。
隨后捷豹路虎便開始在中國展開了走馬燈式的尋親,先后與江鈴、吉利、長豐、長城等多家公司傳過“緋聞”。直到2010年10月,前任路虎中國副總裁狄思豪首度向媒體承認,路虎正在與奇瑞就國產事宜進行談判。此后雙方談判陷入漫長的沉默期。
這無疑是一場博弈的較量,捷豹路虎需要中國市場貢獻利潤、緩解產能,奇瑞需要捷豹路虎提供技術、提升品牌力,雙方有迫切的合作需求,但關鍵的讓步取決于捷豹路虎。
今年前10月,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達到3.2萬輛,同比增長60%,完成全年4萬輛的銷售目標指日可待。從銷售總量而言,目前中國已經是捷豹路虎全球的第三大市場。但如果拋開產能因素,這家英國車企的成績或許會更漂亮。加價長時間等待提車,不僅在消磨中國消費者的耐心,也讓捷豹路虎坐立不安。
時間對捷豹路虎來說已經日益緊迫。“根據雙方協商的內容,除了拿出捷豹平臺打造自主品牌外,還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開合作,目前具體合作細節還未敲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根據最新的產業政策要求,雙方的合資內容既有自主品牌、新能源,也有研發中心的設立。
今年10月,已經在合作內容上基本達成一致的奇瑞與捷豹路虎一同赴發改委就合資事宜征詢意見。一個多月后,雙方便向監管部門遞交了合資申請,靜待審批。
國產地點:常熟?
根據捷豹路虎首席執行官Ralf Speth之前透露的信息,一旦在中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后,捷豹路虎的工廠項目便會隨即啟動。根據計劃,捷豹路虎將在中國建造一個可容納員工5000人、年產量為5萬輛汽車的新工廠。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工廠的地點已基本敲定在江蘇常熟。
“常熟已被業內認為是下一個昆山。”知情人士對記者說,此前,捷豹路虎的國產地點一直在蕪湖和常熟之間“徘徊”,但考慮到地理因素和周圍的配套環境后,常熟的優勢更為明顯。
據記者了解,常熟目前正在著力打造中國新一代汽車產業集成地,對來此落戶的汽車企業提供豐厚的政策優惠條件。更為誘人的是,常熟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部位,距離上海僅1小時車程,周圍聚集了六成的中國汽車部件廠商和九成的模具設備企業。常熟的東南經濟開發區正位于連接中國全境的兩條高速公路交叉點上,是部件物流運輸的中樞,常熟港還可以停靠遠洋船只和長江沿岸船只。
更為重要的是,奇瑞汽車已經將其第一家合資企業??奇瑞觀致落戶常熟,這無形中也為捷豹路虎的進入奠定了基礎。
據知情人的表述,未來捷豹路虎與奇瑞的合資公司將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在常熟建設整車組裝廠,這一布局與觀致汽車如出一轍。而在經銷商網絡的構建上,目前的計劃是仍以捷豹路虎的原有網絡為基礎,不排除與奇瑞合作共建網絡。
據捷豹路虎的產品規劃,未來5年將推40款新車,其中大部分會進入中國市場,為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捷豹路虎目前正在中國密集織網中,力爭到今年底,將經銷商數量達到100個。
斯巴魯仍在猶豫
就在捷豹路虎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曾遭受發改委婉拒的斯巴魯,卻仍在討價還價中猶豫不決。
自2010年底奇瑞合資斯巴魯項目立項以來,從2011年年初開始,奇瑞汽車銷售公司便派出專門團隊做市場分析和前景預測。6月,合資項目上報發改委,與此同時,用于斯巴魯項目的大連基地也一直處于建設中。但今年8月,發改委婉拒斯巴魯合資項目的消息便開始在各大媒體瘋傳。
“事實上,發改委并不是不同意奇瑞與斯巴魯的合資項目,遭拒的主要原因也不是豐田汽車持有的16.5%的股份,而是雙方合資沒有實質性內容,有為產能而合作的嫌疑。”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奇瑞汽車內部人士也曾私下向媒體表示,由于斯巴魯在談判中提出的條件十分苛刻,所以發改委以不予審批的方式,意圖加重奇瑞汽車的話語權。如此一來,原本走在捷豹路虎之前合資的斯巴魯,因為吝惜自己的技術而落后于人。
日前,有媒體報道,富士重工終于在合資條件上讓步,同意將生產出來的車型掛奇瑞汽車標識,銷售方面放在奇瑞現有的經銷商網絡。針對這一表述,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事實上,斯巴魯還在猶豫要拿出哪個車型平臺與奇瑞進行技術合作。
由此推斷,所謂斯巴魯車掛奇瑞標的說法,其實也是所指雙方在原有平臺合作的自主品牌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