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鋁工業大國。截至2011年底,鋁加工產量和消費量已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鋁加工材產量達到2346萬噸,同比增長20.6%,約占世界產量的一半。鋁材進出口量240萬噸,同比增長51%;鋁材表觀消費量2106萬噸,同比增長12.6%。
而廣東作為國內鋁加工大省,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地區;從年初以來,富寶鋁研究小組就已多次調研當地的鋁加工企業,發現雖然今年因鋁價持續低迷,造成鋁冶煉企業虧損嚴重,但加工企業仍普遍實現了盈利;而廣東的鋁加工企業因為多采用廢鋁做為冶煉材料,所以生產成本更低,經營情況也較國內其他地區更好。但時至6月,我們再次調研時卻發現,這種相對樂觀的局面已大不如前,甚至其市場前景已開始有逐漸惡化的跡象顯現。
最新數據顯示,在我們調研的當地40家中小型鋁加工企業中,有25%的企業表示5月份訂單較去年下降了一半左右,開工率普遍不足70%;而其他企業的訂單和開工率也大多是處于持平或下降態勢,僅5%的企業稱訂單同比有所上升,開工良好。甚至有部分企業還反映,在少數地方已出現了一半以上同行關停的狀況,這在往年是極其罕見的。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廣東地區鋁加工企業的經營狀況也正在朝不利的局面發展;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房地產市場蕭條及出口形勢惡化所致;其次人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而從當前的總體形勢來看,一方面國家不可能馬上放松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國內市場的實際消費能力有限;同時歐美等發達國家又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對鋁材的需求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大幅上升;所以國內企業若寄望于出口好轉,可說是希望渺茫;而降低成本因涉及到各方面問題也是說易行難;加之國內低端鋁材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所以未來在有限的條件下,盡量向中高端鋁材市場發展或將成為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