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壓鑄產業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機械工業發達地區,形成了壓鑄件產量集聚區,就以“珠三角”和“長三角”來說,兩個地區的壓鑄件產量之和已占全國壓鑄件產量的一半以上。
在壓鑄業集群內,壓鑄企業之間形成網絡,不斷創新,采用新型壓鑄機、真空壓鑄技術、鎂合金壓鑄等新技術、新設備;而且企業上下游之間的產業互動,原材料、壓鑄機、模具及溶劑的供應商、代理商和壓鑄件生產商,甚至競爭對手,在生產、銷售、產品開發、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合作與交流,雖然出發點是經濟的,但通過合作,共同解決難題,研制新產品,創建“區域品牌”,使所有參與者獲利。
模具專家羅百輝認為,目前我國壓鑄模具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在壓鑄模具的標準化、系列化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1、壓鑄模專用標準件使用覆蓋面遠遠低于塑料模和冷沖模
2、壓鑄模專用的標準件生產起步晚,發展緩慢
3、壓鑄模國家標準與壓鑄模具發展不適應
4、壓鑄模模架系列化欠缺
5、壓鑄模標準化程度低給模具產品質量帶來不良影響
眾所周知,壓鑄模的使用條件極為惡劣。在不對模具預熱的情況下壓鑄,型腔表面溫度由室溫直升至液溫,型腔表面承受極大的拉應力。開模頂件時,型腔表面承受極大的壓應力。數千次的壓鑄后,模具表面便產生龜裂等缺陷。
壓鑄模由于生產周期長、投資大、制造精度高,故造價較高,因此希望模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但由于材料、機械加工等一系列內外因素的影響,導致模具過早失效而報廢,造成極大的浪費。
壓鑄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尖角、拐角處開裂、劈裂、熱裂紋(龜裂)、磨損、沖蝕等。造成壓鑄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工、使用、維修以及熱處理的問題。
對此需要對壓鑄模具的加工、使用、維修以及熱處理進行保養。為了提高模具標準化、系列化水平,提高模具生產效率、質量,模具專家羅百輝建議應采取對策重點扶植標準件生產企業,促其發展壯大,結合壓鑄模具行業標準的制訂,在諸如模架系列、抽芯機構結構件、推出機構結構件等零件標準化、系列化進行生產,給模具制造企業提供豐富的標準件資源,對壓鑄模具的制造效率、產品質量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