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所存在的五大類缺陷具體如下:
一、鑄造縮孔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主要原因有合金凝固收縮產生鑄造縮孔和合金溶解時吸收了大量的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合金凝固時放出氣體造成鑄造縮孔。
二、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的原因
型腔表面粗糙和熔化的金屬與型腔表面產生了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出下列情況。
1、包埋料粒子粗,攪拌后不細膩。
2、包埋料固化后直接放入茂福爐中焙燒,水分過多。
3、陪燒的升溫速度過快,型腔中的不同位置產生膨脹差,使型腔內面剝落。4、焙燒的最高溫度過高或焙燒時間過長,使型腔內面過于干燥等。
5、金屬的熔化溫度或鑄圈的焙燒的溫度過高,使金屬與型腔產生反應,鑄件表面燒粘了包埋料。
6、鑄型的焙燒不充分,已熔化的金屬鑄入時,引起包埋料的分解,發生較多的氣體,在鑄件表面產生麻點。
7、熔化的金屬鑄入后,造成型腔中局部的溫度過高,鑄件表面產生局部的粗糙。
三、鑄件發生龜裂的原因
有兩大原因。一是通常因該處的金屬凝固過快,產生鑄造缺陷(接縫);二是因高溫產生的龜裂。
1、對于金屬凝固過快,產生的鑄造接縫,可以通過控制鑄入時間和凝固時間來解決。鑄入時間的相關因素:蠟型的形狀。鑄到的粗細數量。鑄造壓力(鑄造機)。包埋料的透氣性。凝固時間的相關因素:蠟型的形狀。鑄圈的最高焙燒溫度。包埋料的類型。金屬的類型。鑄造的溫度。
2、因高溫產生的龜裂,與金屬及包埋料的機械性能有關。下列情況易產生龜裂:鑄入溫度高易產生龜裂;強度高的包埋料易產生龜裂;延伸性小的鎳烙合金及鈷烙合金易產生龜裂。
四、球狀突起的原因及對策
主要是包埋料調和后殘留的空氣(氣泡)停留在蠟型的表面而造成。
五、鑄件的飛邊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是因鑄圈龜裂,熔化的金屬流入型腔的裂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