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圣保羅頁報》報道,3D打印技術正在逐步簡化概念車模型的制作過程,整個“打印”過程的原材料幾乎都是由塑料構成的,整項工程將會花費數周的時間,以逐步完成各個汽車零部件的制作。
以福特汽車公司為例,他們用此3D打印技術生產了五十萬件汽車零部件。他們的最新進展應用在了新野馬(Mustang)型號汽車的發動機機罩上。
根據汽車品牌的不同,工程師用傳統的方法去制作一個汽車進氣歧管的計算模型——這也是整個發動機模型制作過程中最繁瑣復雜的一部分,要制作這樣一個原型,不得不花費四個月的時間,而且制作成本達到了五十萬美元(約為一百二十萬雷亞爾)。但是如果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話,同樣一個原型的制作只需要花費四天的時間,而且費用也降到了約三千美元(約為七千一雷亞爾)。
3D打印模型的原理這樣的,塑料薄層逐漸累積組成,然后形成一個三維的立體模型。
新雪佛蘭邁銳寶(Chevrolet Malibu)的北美原型機也緊跟該制作理念,并用3D打印技術制作完成。
該技術對汽車制造業最大的貢獻就是減少了特殊工具器材的使用需求,和在項目設計中可被修改的特定部件的特殊模具的使用需求。
這項技術也使工程師可以嘗試更前衛的設計,并且方法更經濟更快速。
但是這項技術還不可能應用在成品汽車的大規模生產上。福特汽車公司的技術專家Harold Sears說到:“現在3D打印技術的生產速度還不夠,跟不上大規模的生產。”所以3D打印還只是應用于小眾汽車和手工汽車的制作上。下一步的計劃包括實現以金屬為原材料的“打印”的可能性。
Sears說:“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正在不斷增加,而且實現了多種原料的使用,這使得我們相信,總體來說,3D打印技術將會對制造業帶來一個飛躍式的進展和一個絕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