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德國已將“工業4.0”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種對于未來工廠的暢想不斷涌現。汽車行業的發展,同樣伴隨著先進制造設備的升級。然而,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的一個短板卻不得不引起重視。
“目前中國汽車工業高端制造設備的國外依存度高達70%,假如這個狀況不能明顯改善的話,2萬億的市場中可能將有1.4萬億拱手讓與他人。”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表示。
為改變這種局面,國內裝備制造企業正在努力。12月6日,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齊二機床”)生產的高端重型2500噸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在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舉行演示會,宣告正式研制成功。這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王衛明認為:“齊二機床等企業在沖壓設備方面取得快速發展,為汽車領域用戶提供了全套解決方案,很有價值。”
高端設備70%靠進口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汽車工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實現了“井噴”的十年。“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產量更是躍居世界第一。
王衛明指出,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汽車產業的“井噴”是依靠投資拉動的。“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萬億元,約為“十五”期間的4倍,其中約70%用于購買設備。然而,目前我國汽車工業高端制造設備70%需要進口,這成為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一個障礙。“同時,中國汽車制造業也面臨著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新技術與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資源利用效率較低、自動化程度不高、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不強等多方面的挑戰。”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斌認為,廣泛推行數字化制造,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與制造裝備的融合,提高制造工藝的精度、效率和自動化程度,努力降低成本,是保持汽車企業持續生命力的關鍵。這也給汽車制造裝備供應商提出了新要求。
據王衛明介紹,為推動我國汽車制造裝備的發展,政府采取了多種政策支持汽車制造裝備的創新、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汽車制造業是數控機床專項的四大服務領域之一,在項目經費安排上,與汽車相關裝備的研發占總投入的20%以上。此外,工信部正在組織研究針對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機制,以推動國內首臺套裝備的示范應用,包括汽車制造裝備。
汽車行業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我國汽車制造設備的本土化趨勢,將給汽車配套裝備企業提供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多工位自動沖壓線代表世界先進水平
沖壓是汽車生產四大工藝之一,車身件等眾多零部件都是由沖壓生產完成的。長期以來,我國汽車企業主要使用多臺壓力機串聯組成的沖壓生產線。
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是跨國汽車廠商首選設備和高檔汽車覆蓋件必備設備,體現了當今世界沖壓裝備的發展趨勢和先進水平,與多臺壓力機組成的沖壓線相比具有自動化、高速化、復合化、制件質量高且穩定等優勢。
不過,多工位自動沖壓設備因技術復雜、價格高,由德國、日本等少數設備制造廠所壟斷,在我國的應用屈指可數。為打破壟斷格局,我國機床企業通過不斷研發創新,陸續取得了一些成果,實現了對進口設備的替代。齊二機床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齊二機床擁有近50年的壓力機產品設計制造經驗,為一汽、二汽、上汽、福田、奇瑞、吉利等企業提供了近400臺(套)壓力機和沖壓生產線,受到廣泛好評。2008年,齊二機床與德國哈格自動化公司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滿足汽車產業需要的效率高、功能全、柔性化的現代沖壓生產線,選擇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
經過多年研發,齊二機床首條2500噸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在廣東福迪投入使用。該沖壓線,與同等噸位多工位壓力機相比,工作臺面更大、沖壓范圍更廣、功能更加齊全,集成了當代數控、通訊、傳感、液壓與氣動、機構分析與優化等諸多高端技術,可代替由4~6臺壓力機組成的沖壓生產線,沖壓節拍最高可達每分鐘25次,提高生產效率2~3倍。
廣州福迪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青告訴記者:“2500噸多工位壓力機已經基本具備生產能力,設備本身的結構和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不僅提升了福迪公司的裝備能力,也為國家裝備制造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目前中國汽車工業高端制造設備的國外依存度高達70%,假如這個狀況不能明顯改善的話,2萬億的市場中可能將有1.4萬億拱手讓與他人。”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表示。
為改變這種局面,國內裝備制造企業正在努力。12月6日,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齊二機床”)生產的高端重型2500噸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在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舉行演示會,宣告正式研制成功。這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王衛明認為:“齊二機床等企業在沖壓設備方面取得快速發展,為汽車領域用戶提供了全套解決方案,很有價值。”
高端設備70%靠進口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汽車工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實現了“井噴”的十年。“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產量更是躍居世界第一。
王衛明指出,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汽車產業的“井噴”是依靠投資拉動的。“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萬億元,約為“十五”期間的4倍,其中約70%用于購買設備。然而,目前我國汽車工業高端制造設備70%需要進口,這成為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一個障礙。“同時,中國汽車制造業也面臨著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新技術與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資源利用效率較低、自動化程度不高、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不強等多方面的挑戰。”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斌認為,廣泛推行數字化制造,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與制造裝備的融合,提高制造工藝的精度、效率和自動化程度,努力降低成本,是保持汽車企業持續生命力的關鍵。這也給汽車制造裝備供應商提出了新要求。
據王衛明介紹,為推動我國汽車制造裝備的發展,政府采取了多種政策支持汽車制造裝備的創新、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汽車制造業是數控機床專項的四大服務領域之一,在項目經費安排上,與汽車相關裝備的研發占總投入的20%以上。此外,工信部正在組織研究針對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機制,以推動國內首臺套裝備的示范應用,包括汽車制造裝備。
汽車行業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我國汽車制造設備的本土化趨勢,將給汽車配套裝備企業提供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多工位自動沖壓線代表世界先進水平
沖壓是汽車生產四大工藝之一,車身件等眾多零部件都是由沖壓生產完成的。長期以來,我國汽車企業主要使用多臺壓力機串聯組成的沖壓生產線。
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是跨國汽車廠商首選設備和高檔汽車覆蓋件必備設備,體現了當今世界沖壓裝備的發展趨勢和先進水平,與多臺壓力機組成的沖壓線相比具有自動化、高速化、復合化、制件質量高且穩定等優勢。
不過,多工位自動沖壓設備因技術復雜、價格高,由德國、日本等少數設備制造廠所壟斷,在我國的應用屈指可數。為打破壟斷格局,我國機床企業通過不斷研發創新,陸續取得了一些成果,實現了對進口設備的替代。齊二機床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齊二機床擁有近50年的壓力機產品設計制造經驗,為一汽、二汽、上汽、福田、奇瑞、吉利等企業提供了近400臺(套)壓力機和沖壓生產線,受到廣泛好評。2008年,齊二機床與德國哈格自動化公司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滿足汽車產業需要的效率高、功能全、柔性化的現代沖壓生產線,選擇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
經過多年研發,齊二機床首條2500噸多工位自動沖壓生產線在廣東福迪投入使用。該沖壓線,與同等噸位多工位壓力機相比,工作臺面更大、沖壓范圍更廣、功能更加齊全,集成了當代數控、通訊、傳感、液壓與氣動、機構分析與優化等諸多高端技術,可代替由4~6臺壓力機組成的沖壓生產線,沖壓節拍最高可達每分鐘25次,提高生產效率2~3倍。
廣州福迪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青告訴記者:“2500噸多工位壓力機已經基本具備生產能力,設備本身的結構和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不僅提升了福迪公司的裝備能力,也為國家裝備制造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