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河池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有色金屬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 作情況:截至今年7月31日,已完成引導退出煤礦24對,化解過剩產能288萬噸,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目標;截至今年6月底,8家有色金屬行業 企業已全部完成落后工藝設備拆除工作,提前半年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是中央、國務院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踐行創 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為此,自治區人民政府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廣西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施方案》,計劃從2016年 起,用3年時間,將全區在冊保留的80對煤礦中,計劃引導關閉退出安全生產條件差、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環境不達標、高S高灰、長期虧損、無法實施機械化改 造條件9-45萬噸/年的煤礦35處,淘汰落后產能總合計473萬噸。其中,河池市須關閉煤礦24對,化解過剩產能288萬噸,分別占全區任務的69%和 61%,是全區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任務最重的市。
2016年,河池市按計劃引導關閉退出煤礦7對,化解過剩產能123萬噸。今年1-7月,河池市再完成引導退出煤礦17對,化解過剩產能165萬噸。至此,全市煤炭行業關閉退出去產能工作完成率100%,提前一年時間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工作任務,并通過市、縣兩級驗收。
針對2016年7-8月中央第六環保督查組督察河池時反饋“有8家鉛及鉛銻冶煉企業依然采用 ‘燒結—鼓風爐煉鉛’落后生產工藝,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并制定整改方案,層層落實責任,明確 淘汰落后工藝整改措施、時限及責任單位,采取現場監督拆除落后工藝設備、鼓勵企業積極主動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等舉措,強力推進有色金屬行業淘汰落后產能 工作。
截止今年6月底,河池南方公司、鑫華冶煉公司、成源公司、五吉公司、寶來冶煉廠、生富公司、廣西懷遠冶煉廠、南丹縣正華冶煉廠等8家企業已全部完成落后工藝設備拆除工作,提前半年時間完成整改任務,并通過市、縣兩級驗收。
拆除落后工藝設備的河池南方公司等有色金屬強優企業,在河池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已積 極推進入園搬遷工作,全力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和產品研發,推動全市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效益提升。下一步,該市將繼續加大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 綠色可持續發展,更好的保護好青山綠水,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