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鉛鋅產業規模大,200多家冶煉廠總產能:鋅冶煉730萬噸,礦產鉛490萬噸,350萬噸/100萬噸再生鉛/鋅產能。鉛冶煉工藝具有領先優勢;資源總量大但稟賦一般,采選冶一體化企業占比低,產業集中度偏低,行業競爭力不強。受中國經濟新常態、資源和環境的約束,鉛鋅行業發展增速將放緩。
中國鉛鋅工業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時刻遵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重點。
其中,去產能的重點是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嚴控產能總規模。預計到2020年,鉛產量465萬噸、鋅710萬噸;保持經濟合理的開工率水平,避免同質無序競爭。
而去庫存的效果是,鋅比年初下降18萬噸,降幅60%;庫存周轉加快,進口鋅錠涌入。
去杠桿則應該保持在行業負債率61.3%,下降1.4個百分點?,F在,16%的礦山、21%的冶煉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要盤活存量資產;用好杠桿,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降成本的目標是,每百元主營業務成本92.2元,下降約0.65%。因為剛性成本增加,如環保投入、稅費、人工;而彈性成本增長,如能源、物流運輸等方面。所以,要將管理和創新相結合,降本挖潛、提質增效。
補短板方面,首先要加大環保力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水平。建立規范的再生鉛回收和利用體系、突破鋅二次資源利用瓶頸。
其次,要提高資源保障和國際競爭力。2015年末資源儲量:鉛比2010年末增長41%,鋅增長29%。新發現大中型鉛鋅礦43處,如新疆和田、湖南花垣等地。當前,中國已擁有境外鉛鋅資源權益超過3000萬噸。
綜上所述,我們相信中國鉛鋅工業發展通過轉型升級,將實現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