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錯峰正式落地。上周正式進入采暖季,“2+26+3”政策開始執行,河南省電解鋁企業限產有序推進,隨著采暖季限產逐步落地,供給端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收緊,去產能→去產量的邏輯將進一步被強化,去產量→去庫存的邏輯也正在由量變向質變演進。我們認為,“去產能→去產量→去庫存”整個鏈條沒有中斷,傳導依舊繼續,短邏輯未發生根本性改變,長趨勢維持向好。
鋁錠+鋁棒庫存小降。SMM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月16日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為175萬噸,較11月13日小幅上漲0.2萬噸,疊加我的有色鋁棒庫存數據,總計191.15萬噸(其中,鋁棒庫存16.15萬噸),較11月13日小降0.45萬噸。鋁錠庫存處于高位橫盤態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消費端較往年超預期偏弱,旺季沒能如期到來,略有延后;二是采暖季限產,電解槽停產過程中要進行抽鋁水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去庫存進程。預計采暖季停產完畢疊加消費回暖,去庫過程將加速進行。
來自“2017年國際鋁業周”會場之聲:電解鋁短期承壓不改長期向好。我們參加了“2017年中國國際鋁業周”--從政策層面上看,656號文出臺后,電解鋁行業基本上實現了兩個立即:①違法違規建成產能立即停產(537萬噸),②違法違規在建產能立即停建(619萬噸),二者加總約為1156萬噸。從政策執行效果看,①日產量出現拐點;②庫存趨穩但拐點仍未出現;③效益回升但基礎仍不牢固,電解鋁行業已經出現大面積虧損。
從供需關系看:①中國電解鋁產量前高后低,預計2017年10月,中國電解鋁折年率為3549萬噸,較年內高點下降7.4%;②國外電解鋁產量增長緩慢,2017年9月,國外電解鋁折年率為2724萬噸,較年內高點僅增長0.7%。國內增速放緩+國外增長緩慢,預期2018年,電解鋁將出現缺口。若采暖季錯峰生產政策執行符合預期,則缺口有望達到133萬噸;若錯峰政策不及預期,缺口依然可達83萬噸,不改供需逆轉趨勢。從來自會場的聲音不難看出,短期庫存和消費的擾動并沒有破壞電解鋁長期邏輯。
宏觀“三因素”總結:10月中國經濟指標略有回落,在預期之內,未來,在全球經濟復蘇大背景下,需求仍將維持平穩,工業生產韌性明顯,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并無“失速”風險;美國核心CPI創4月以來新高,進一步為加息提供數據支撐;英國通脹數據略差于預期,但整體復蘇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總的來看,全球經濟依然在向好的通道之中,基本金屬消費的內外部環境也依然較好。
投資建議:庫存高位橫盤+下游消費偏弱,導致電解鋁板塊出現明顯回調,往后怎么看?短期:庫存高位橫盤表明供給和需求“勢均力敵”,隨著采暖季限產逐步落地,加之“被延后”的旺季到來,這種緊平衡態勢將被打破,天平將進一步向去庫方向傾斜。長期:鋁偏強消費屬性是行業基本面向好的有力支撐,其消費增速同GDP高度關聯,未來預期仍將維持6%-8%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消費平臺期預期在2025年前后,年度增量十分可觀(200萬噸以上),再考慮到產能指標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約4000萬噸),我們對于供需關系發生趨勢性逆轉的判斷維持不變。我們認為,電解鋁板塊性機會仍值得積極關注,特別是回調后帶來的布局機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采暖季錯峰生產等政策波動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