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正式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和集成應用為重點,推進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證券時報記者日前調研獲悉,人工智能在多行業的滲透出現持續擴圍趨勢。除了與安防、金融、醫療等相對傳統行業加速融合之外,在直播、短視頻等新興業態的應用也明顯增多。

在“AI+傳統產業”方面,人工智能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推動行業革新。以醫療產業為例,通過人工智能的滲透和融合,精準醫療產業已經日益成行。
北大醫院某主任醫師對記者表示,醫療數據在近年來激增,目前基因數據、醫學影像數據、臨床數據、科研文獻、健康照護數據等醫療數據超過1021億字節,醫療數據每20個月翻一倍,為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而人工智能利用其強大的數據挖掘能力,可以加速精準醫療發展。
而在與新興產業業態的融合方面,人工智能則正在起到明顯的變現效果。以“AI+視頻”為例,記者調研獲悉,已經有部分公司通過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視頻行業,利用視頻數據結構化分析的能力,對相關視頻的加速變現以及互聯網營銷產業的改造升級起到推動作用。
周同科技就選擇了“AI+視頻”這一細分領域。公司聯合創始人董天宇介紹說,繼直播之后,短視頻正在成為產業的新風口,但傳統視頻廣告投放形式生硬,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并且投放人群精度低,廣告效果差。而人工智能中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則賦予了機器“開眼看世界”的能力,通過AI與視頻的融合,對視頻中出現的物體、人物、場景、文字、行為和情緒進行精準識別,可以實現與視頻主題內容相關的關聯性廣告投放,提升廣告轉化率,助力視頻變現。
“AI+傳統行業”與“AI+新興業態”有一個共同作用,就是對既有產業存在顛覆性預期。董天宇對證券時報記者分析認為,AI將深刻改變視頻編輯行業。“通過機器對視頻內容主題的識別與理解,對視頻進行切分與重新組合,AI技術可以讓視頻生產與后期制作的門檻大為降低,并且減少了重復勞動。”根據其預計,AI取代視頻編輯師的日子也不再遙遠。
華泰聯合證券相關分析師介紹說,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人工智能從1956年被正式提出以來,一共有61年的歷史,期間經歷3次高潮,2次低谷,而最后一次高潮開始于2006年,至今仍在延續,并隨著各項技術的提升和相關應用的推廣繼續將人工智能推上新的高峰。隨著人工智能滲透的擴圍和協助變現進程的提速,產業發展有望步入持久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