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材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材料,是國防軍工和新科技革 命的戰略性材料,人類社會對有色金屬的需求有著很大空間。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仍然存在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強度大等特點。在2018年(第六屆)中國氧化鋅產業鏈交易峰會上,山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王琦先生表示,環保重壓下,有色金屬生產企業必須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有色金屬行業現狀
從有色金屬產業看,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2018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98.2億元,同比下降1.4%。受消費轉暖、環保趨嚴及供給側改革造成供給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色金屬產業總體延續了平穩運行態勢。但有色金屬企業利潤同比回落明顯,尤其是鋁冶煉企業重現虧損或微利狀態。由于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導致全行業的國際貿易環境不斷惡化,出口面臨較大壓力。除此之外,有色金屬行業投資持續下滑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改變。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8月鋅產量降至2012年10月以來低點,因利潤疲軟和環保舉措限制產出。
鉛鋅產業在2018年面臨來自環保和原料供應的雙重壓力,產量增長有限;產業內部礦、冶利潤分化加劇,消費動力不足。環保仍將是鉛鋅產業運行關注的重點,生產上冶煉企業將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合理排產。
氧化鋅行業是近10年來開展較快的行業,主要應用于橡膠電子、醫藥涂料等行業,主要分為直接法氧化鋅、間接法氧化鋅和濕法氧化鋅。橡膠電子等行業高檔制品多數使用純度高達99.7%的間接法氧化鋅;中檔制品使用純度為95%以上的直接法氧化鋅;油性涂料多數使用直接法含鉛氧化鋅。10年前,生產氧化鋅的企業在全國為數不多,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氧化鋅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大,推動了氧化鋅生產企業的發展,產能不斷擴大。同時,這也是一個分布較廣,數量較多,原料較雜,管理較為粗放的行業。但在鋅資源的回收應用方面,有著較大的空間。
有色金屬行業相關環境標準
有色金屬行業相關的環境標準主要有:

在氧化鋅產業鏈中相關的環境標準有:

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有色金屬行業龐雜、工藝繁多、污染因子量大。近些年來,有色金屬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呈現下降趨勢,但重有色金屬產量增長較快,污染物排放總量依然較大。有色金屬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銅、鉛、鋅冶煉過程中。近十年來有色金屬行業國控四項污染物排放量和煙粉塵排放量及各項污染物行業貢獻占比呈上升趨勢,有色金屬行業SO2和NOx排放行業貢獻占7%左右;重金屬污染排放占到30%~90%之間,其中鎘貢獻最大占到90%左右。
如何做好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一、 設立內部環境管理組織機構
企業可根據各自企業的規模、內部結構等實際,設立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同時可在基層設立環保員,使環境管理工作延伸至企業的每一個基層單元。
二、 建立和實施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制度
可參照環境管理體系和清潔生產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重點要建立企業環境管理組織、污染防治管理、環境應急管理、環境治理設施設備運行操作、環境運行管理制度、環境監督管理等基本的管理制度。
三、 建立和實施企業內部環境監督檢查機制
企業應依照環境法律法規、公司內部環境運行制度、準則開展日常、定期、不定期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各類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
環保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環保培訓是否到位?
各項工藝參數是否嚴格執行?
環保操作規程是否嚴格執行?
廢棄物處理階段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
廢棄物轉移、儲存(包括臨時儲存)防護措施是否到位?
現場環保標識是否齊全、符合要求?
環保隱患是否及時整改?
各類環保臺賬、記錄是否規范、完善?
四、 建立和實施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廢物品的企事業單位,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強防范,對環境風險還應進行排查和治理,健全風險防控措施,盡可能避免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
有色金屬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思路探討
有色金屬行業作為一個資源消耗型行業,要做到綠色可持續發展,重點在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企業轉型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循環經濟:是倡導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理念和模式,以實現資源利用的減量化、產品的反復使用和廢物的資源化為目的,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環狀反饋式循環理念重構經濟運行過程,最終實現最優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

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有色金屬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思路:
一、貫徹綠色礦山理念,分質分類資源利用,并充分利用鋼鐵等行業固體廢物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二、貫徹清潔生產理念,強化生產過程資源、工藝、產品等環節的節能減排措施,發揮本行業固體廢物資源回收潛能,降低生產成本壓力,實現生產、環保、節能的辯證統一。
三、貫徹環保法律法規,絕不觸碰生態紅線。企業要提高環保設施工藝改進,主動降低污染物排放,充分利用環境紅利政策。
四、積極發展綠色制造,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循環的理念,增強綠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綠色發展水平。
五、充分利用“互聯網+”,通過電子商務、大數據、云平臺等,建設有色金屬上下游合作機制,解決制約產品應用、設計規范、標準和技術等問題,形成產需銜接、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六、加強技術創新,引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加快技術進步,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基礎理論、生產工藝和應用技術的創新能力。
市場需求是決定生產活動的主要因素,我國氧化鋅生產今后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是追求產量,而是以提高產品品質為中心,發展優級品氧化鋅深加工產業,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并提高其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使企業的勞動生產力有較大程度的提高。氧化鋅行業下一步的工作,一方面是順應市場需求, 提升產品質量, 使產品向精細化、品種多樣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加緊進行新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氧化鋅產品的研究,同時加大對氧化鋅應用市場的開發力度,使我國氧化鋅工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