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原材料價格未止跌 期價或承受下跌壓力
近,受外盤倫鋁帶動,期鋁價格出現小幅回暖。但是,從基本面來看,作為原材料的氧化鋁、預焙陽極和氟化鋁價格均出現下跌,令鋁價生產成本的支撐減弱。從需求端來看,目前華東地區需求有所改善,但是華南地區的需求卻依然維持低迷,需求整體表現一般,對鋁價提振有限。預計滬鋁1905將回落至13500一線附近。

由于18年電解鋁行業持續虧損,大量企業被迫停產,導致原材料的需求下降。
氧化鋁方面,進入2019年以來,氧化鋁價格尚未止跌,截至3月21日,
上海有色網統計的國內氧化鋁均價為2713.00元/噸,較上周下跌13.40元/噸。低于去年同期的2730元/噸。另外,本周澳大利亞氧化鋁FOB均價為396.00美元/噸,折合人民幣2656.17元/噸,較上周上漲8.14元/噸。國外氧化鋁價格低于國內氧化鋁價格,不利于國內氧化鋁出口。除此之外,春節過后,氧化鋁產能投產速度加快,從中期來看,氧化鋁將再度呈現過剩狀態,其價格將承壓。
預焙陽極方面,目前預焙陽極價格亦延續了自2018年9月以來的跌勢,截至3月21日,預焙陽極均價為3587.50元/噸,低于去年同期的4161.25元/噸。
氟化鋁方面,截至3月21日,氟化鋁均價為10000元/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2000元/噸。
生產成本方面,由于電解鋁生產成本的下降,導致電解鋁企業盈利水平明顯好轉。本周電解鋁生產平均成本為13647.20元/噸,較上周下跌36.89元/噸電解鋁平均盈利260.30元/噸,盈利水平較上周提高214.39元/噸。本周電解鋁生產成本處于5年的第3低位,電解鋁盈利水平處于5年的高位。電解鋁冶煉廠盈利情況好轉,將刺激部分電解鋁冶煉企業復產,這雖然可以帶動一部分原材料的需求,但是,電解鋁產量的同比增速卻明顯加快。根據國統局的數據,1-2月份我國電解鋁累計產量為568.8萬噸,同比增長5.00%,同比增速比去年提高6.80個百分點,電解鋁的供應端還是給鋁價造成了較為明顯的壓力。
總體消費表現一般,庫存依然處于高位
南儲商務網數據顯示,華東地區庫存已明顯下滑,但廣東地區卻仍然穩步向上,從數據上看,截至3月18日,華東地區較2月末下降了3萬噸左右,而廣東地區反而繼續大增接近6萬噸,全國鋁錠庫存還未能進入去庫存狀態。
南儲商務網表示,由于廣東地區建筑型材偏多,房地產行業的萎靡不振始終抑制下游訂單增多,從近期國統局公布的數據看也可以發現,房地產竣工面積累積下降11.9%,降幅較去年全年擴大4%,此前市場預計房地產將出現大量竣工而帶動鋁消費的預期落空,據了解,盡管目前大廠依舊能保持滿產狀態,但多數中小型廠開工率僅7-8成。從出庫數據上看,進入三月份以來,廣東出庫雖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與去年相比始終顯得不盡人意,春節后廣東地區累積出庫量同比減少保持在30%以上。
由于需求并未明顯好轉,交易所庫存依然處于高位。截至3月21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庫存為739058噸,目前庫存小計水平位于5年同期的第2高位,其中期貨庫存為540455噸,依然高于春假假期歸來時的514132噸。
從現貨方面來看,成交也比較平淡,據SMM,3月11-3月15日,下游基本保持按需采購節奏,雖多有詢價但畏高情緒明顯,意欲等待換月后鋁價回落,采購表現猶豫。整體成交較為一般。
從宏觀數據來看,2月,我國制造業PMI為49.2,位于榮枯線下方,環比下降0.30。2018年同期制造業PMI為50.3,本月制造業PMI價處于5年同期的第2低位。2月,我國新訂單PMI為50.6,低于2018年同期新訂單PMI為51,本月新訂單PMI處于5年同期的第3低位。3月份雖然下游企業都已復工,但下游表現卻不及去年同期,雖然3月份是傳統的開工旺季,將導致PMI環比回暖,但還是不及去年同期,因此,下游需求或將保持穩定,難有亮眼表現,鋁價難以被提振。
綜上所述,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下降,導致電解鋁企業生產成本下降,盈利水平有所改善,這將刺激部分電解鋁冶煉廠復產,而需求端目前表現一般,尚未起色,對鋁價難以形成明顯提振,鋁市基本面依然偏空,在這種狀態下,滬鋁或承壓下跌,關注前低13300一線的支撐。同時關注鋁市下游行業的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