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機械,源自于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齒輪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F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械的特征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應用品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征稱為機械Machine):
機械1、機械是物體的組合,假定力加到其各個部分也難以變形。
2、這些物體必須實現相互的、單一的、規定的運動。
3、把施加的能量轉變為最有用的形式,或轉變為有效的機械功。
機構和機器的定義來源于機械工程學,屬于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一切具有確定的運動系統的機器和機構的總稱。如:機床、拖拉機等。
智研咨詢從機械行業細分行業來看,不同子行業的盈利情況出現明顯分化,農業機械、電子電工機械、印刷、制藥、日化及日用品生產設備等子行業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正增長,也印證了我們年初看好油氣裝備、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等行業的判斷。
政府不再以短期刺激措施拉動GDP 增長,推動經濟轉向依賴于內需的發展模式。今年前11 個月累計新增中長期貸款4.2 萬億,同比增加58.3%。表明企業投資意愿存在,經濟仍在復蘇。我們預計2014 年固定資產投資將止住下滑態勢。
政府未來在經濟刺激方面強調“精準發力”,投資重點集中在信息消費、鐵路、棚戶 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節能環保等方向。2014 年,我們認為政府會加大鐵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改造、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的投資,與之相關的行業投資將有明顯起色。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分類
機械的種類繁多,可以按幾個不同方面分為各種類別,如:紡織機械、包裝機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力機械、流體機械、仿生機械等。
機械齒輪 按功能可分為動力機械、物料搬運機械、粉碎機械等;按服務的產業可分為農業機械、礦山機械、我國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以下12類:
農業機械: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械等;
重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起重機械、裝卸機械、工礦車輛、水泥設備等;
工程機械:叉車、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
石化通用機械:石油鉆采機械、煉油機械、化工機械、泵、風機、閥門、氣體壓縮機、制冷空調機械、造紙機械、印刷機械、塑料加工機械、制藥機械等;
電工機械:發電機械、變壓器、、高低壓開關、電線電纜、蓄電池、電焊機、家用電器等;
機床: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等;
汽車:載貨汽車、公路客車、轎車、改裝汽車、摩托車等;
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成分分析儀、
機械齒輪 汽車儀器儀表、電料裝備、電教設備、照相機等;
基礎機械: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標準緊固件、工業鏈條、齒輪、模具等;
包裝機械:包裝機、裝箱機、輸送機等;
環保機械:水污染防治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設備等;
礦山機械:巖石分裂機、頂石機等。
工程機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設的施工機械的總稱。廣泛用于建筑、水利、電力、道路、礦山、港口和國防等工程領域。
制磚機械:生產建筑用磚的砌塊機、免燒磚機、空心磚機、液壓磚機、水泥磚機等,主要產生各種砌塊、空心磚、建筑用標準磚、路沿磚等新型環保墻體材料。
折疊編輯本段機械制圖
機械制圖是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 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學科。圖樣由圖形、符號、文字和數字等組成,是表達設計意圖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經驗的技術文件,常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
用圖來狀物紀事的起源很早,如中國宋代蘇頌和趙公廉所著《新儀象法要》中已附有天文報時儀器的圖樣,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也有大量的機械圖樣,但尚不嚴謹。1799年,法國學者蒙日發表《畫法幾何》著作,自此機械圖樣中的圖形開始嚴格按照畫法幾何的投影理論繪制。
為使人們對圖樣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圖線、圖形簡化和符號含義有一致的理解,后來逐漸制定出統一的規格,并發展成為機械制圖標準。各國一般都有自己的國家標準,國際上有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標準。中國的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訂過兩次。
在機械制圖標準中規定的項目有:圖紙幅面及格式、比例、字體和圖線等。 多功能機械臂在圖紙幅面及格式中規定了圖紙標準幅面的大小和圖紙中圖框的相應尺寸。比例是指圖樣中的尺寸長度與機件實際尺寸的比例,除允許用1:1的比例繪圖外,只允許用標準中規定的縮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繪圖。
在中國,規定漢字必須按長仿宋體書寫,字母和數字按規定的結構書寫。圖線規定有八種規格,如用于繪制可見輪廓線的粗實線、用于繪制不可見輪廓線的虛線、用于繪制軸線和對稱中心線的細點劃線、用于繪制尺寸線和剖面線的細實線等。
機械圖樣主要有零件圖和裝配圖,此外還有布置圖、示意圖和軸制圖等。
零件圖表達零件的形狀、大小以及制造和檢驗零件的技術要求;裝配圖表達機械中所屬各零件與部件間的裝配關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圖表達機械設備在廠房內的位置;示意圖表達機械的工作原理,如表達機械傳動原理的機構運動簡圖、表達液體或氣體輸送線路的管道示意圖等。示意圖中的各機械構件均用符號表示。軸制圖是一種立體圖,直觀性強,是常用的一種輔助用圖樣。表達機械結構形狀的圖形,常用的有視圖、剖視圖和剖面圖等。
視圖是按正投影法即機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圖形。 按投影方向和相應投影面的位置不同,視圖分為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等。視圖主要用于表達機件的外部形狀。圖中看不見的輪廓線用虛線表示。機件向投影面投影時,觀察者、機件與投影面三者間有兩種相對位置。機件位于投影面與觀察者之間時稱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機件與觀察者之間時稱為第三角投影法。兩種投影法都能同樣完善地表達機件的形狀。中國國家標準規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剖視圖是假想用剖切面剖開機件,將處在觀察者與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圖形。剖視圖主要用于表達機件的內部結構。剖面圖則只畫出切斷面的圖形。剖面圖常用于表達桿狀結構的斷面形狀。
對于圖樣中某些作圖比較繁瑣的結構,為提高制圖效率允許將其簡化后畫出,簡化后的畫法稱為簡化畫法。機械制圖標準對其中的螺紋、齒輪、花鍵和彈簧等結構或零件的畫法制有獨立的標準。
圖樣是依照機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大小按適當比例繪制的。 圖樣中機件的尺寸用尺寸線、尺寸界線和箭頭指明被測量的范圍,用數字標明其大小。在機械圖樣中,數字的單位規定為毫米,但不需注明。對直徑、半徑、錐度、斜度和弧長等尺寸,在數字前分別加注符號予以說明。
制造機件時,必須按圖樣中標注的尺寸數字進行加工,不允許直接從圖樣中量取圖形的尺寸。要求在機械制造中必須達到的技術條件如公差與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其熱處理要求等均應按機械制圖標準在圖樣中用符號、文字和數字予以標明。
20世紀前,圖樣都是利用一般的繪圖用具手工繪制的。20世紀初出現了機械結構的繪圖機,提高了繪圖的效率。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計算機繪圖,將需要繪制的圖樣編制成程序輸入電子計算機,計算機再將其轉換為圖形信息輸給繪圖儀繪出圖樣,或輸送給計算機控制的自動機床進行加工。
圖樣一般需要描繪成透明底圖,用透明底圖洗印出藍圖或用氨熏出紫圖。20世紀中期出現了靜電復印機 ,這種復印機可將原圖樣直接進行復制,并可將圖放大或縮小。采用這種新技術可以省去描圖工序。[1]
折疊編輯本段行業出路
目前我國挖掘機行業的產能已經飽和,即使很多的機械生產廠家都在停產、
減產,但大量產品積壓在倉庫仍是不可扭轉的事實。”國內機械市場未來的發展仍是一個難題。而又在為期三天的2013中國工程機械后市場發展論壇上,一個關鍵詞被與會300多名企業行業代表頻頻提起,它就是“后市場”。后市場的發展成了機械市場的出路。觀研天下機械行業分析師指出: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雖然說設備利用率有所改善,但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銷售前景仍然被預計為黯淡,國家出臺大規模投資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較小,在爆發性銷售之后,設備的保有量很大。但在此中速發展期,新機銷售的競爭相當慘烈。此時如何進行有效地調整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機械市場的發展勢頭來看:2011年開始,工程機械行業就告別了過去的黃金發展期,迎來了需不斷探索的調整期,在調整期內,國內整體經濟市場發展緩慢,工程機械行業市場低迷,產能過剩、庫存過多成為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工程機械銷售已告別高速增長時代,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幾乎飽和,新機銷量很難大幅增長。
從機械市場特性的發展方向來看:工程機械后市場內容豐富,其中包括保內服務、維修、租賃以及再制造等。與此同時,國外工程機械、汽車、飛機等領域均已發展到一定規模,中國也掀起了機械市場的后市場風。維修、配件等業務量大增,制造商、代理商對后市場不得不重視并加大投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后市場是有著巨大潛力的。隨著客戶需求日益多樣化,相關服務自然也會快速發展起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也說工程機械后市場定是一片新藍海,
觀研天下在《2012-2016年建筑工程用機械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中提到:我國工程機械在近幾十年來,已形成完整的行業體系,創新能力突出,研發成果顯著。工程機械產品銷量已躍居世界首位。但是,經過了高速發展階段后,中國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存量設備飽和度較高、工程機械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業內競爭加劇及景氣度持續低迷,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要想持續生存,必須開拓后市場,多方面的擴展業務范圍。
折疊編輯本段發展趨勢
2012年以來,機械行業延續2011年增速下行態勢,工業增加值、總產值、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產品產量、固定資產投資等六大主要經濟指標均呈下滑態勢。數據顯示,1月至9月,機械工業同比增長8.6%,低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在12個工業行業中按增加值增速排位已降至第10位。
中機聯重點聯系企業抽樣調查顯示,2012年前9個月累計訂貨額同比下降0.35%,與前些年通常高達20%以上的增幅相比回落明顯。
2012年四季度機械工業繼續在底部低速運行,全年有望實現“前期下滑尋底、后期低位趨穩或略有回升”格局。展望2013年,機械工業經營環境仍將比較嚴峻,內需和出口形勢預計均不會明顯回暖,市場對結構調整和升級的倒逼壓力不會減弱,全行業仍需有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
今后機械工業將難以實現超高速增長,但仍可保持適度增長。專家認為,一方面,我國工業化初中期以需求高速增長所支撐的經濟高速增長,在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之后,必然隨著需求增長的趨緩而趨緩;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增長質量要求將倒逼機械工業加快創新驅動,而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新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