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銘發霧甚至呈棕黃色,而且這種現象在套絡中呈不規則狀,時有時無、時左時右。返工量較大。操作工認為是鉻液組份不正常,請化驗室化驗得:鉻酸270g/L、三價鉻:1.8g/L、硫酸3.19/L。在正常工藝范圍內,又懷疑鉻陽極板鈍化,經仔細清洗后無改觀,先采用交替試驗法,將自動線亮鎳后工件轉手工線套鉻,質量卻正常。因此確定原因在鎳液,可經化驗室化驗,除油、鎳液組份均在工藝范圍內。百思不得其解,仔細詢問了操作工。得知今天是生產兩用扳手,新制了一批掛具。難道原因會在掛具上?重新試鍍活絡扳手,質量為正常,證明原因確在掛具上。導電不良是不太可能,經仔細對比終找出了原因。原來新制掛具為四方形,原先為條狀一根,且兩用扳手較長,出槽有時碰到陽極銅棒,造成雙性電極現象,使鎳層部分鈍化,致使套鉻發霧——故障真正原因找到了,解決也就簡單了,在預鎳、亮鎳出槽時,先把電流調至最小,然后出槽,質量轉正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