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鋁集眾優點于一身,在國家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以及需求增速面臨下降,國內鋁產業已進入產品過剩、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受制于超前的產能擴張以及資源儲量的壓力,電解鋁行業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電解鋁行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控產能釋放、拓展下游市場成為未來行業的希望之光。
據統計,截至2011年止,國內原鋁產能已相當于2001年的6倍,在過去10年里,鋁產量年均增長鋁達到了近20%。需求的拉動、技術的突破、政策的支持等都是電解鋁產量飆升的誘因。
目前,我國鋁產能占全球的占比以及產能和消費量的占比超過4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市場鋁的表觀消費量為2100萬噸左右,人均消費15公斤,而美國約為30公斤,更高的日本人均消費則接近35公斤。從量上看,我國鋁需求的增長空間依然存在。
國內鋁產業已進入產品過剩、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及洗牌難以避免。未來鋁產業要在這一格局中突圍,一方面仍須嚴格控制產能,另一方面也急需努力拓展下游市場應用。
有效控制產能擴張的節奏,成為實現電解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笆濉逼陂g,國內的擬建項目規劃產能累計已高達1500萬噸/年。如果這些項目均如期投產,2015年中國鋁冶煉產能將達到4060萬噸/年,這樣的規模遠超市場需求,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降低,中東部地區原有產能也將面臨被迫退出。
同時,隨著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推動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速,拓展國內市場的消費空間也意義重大。除了借鑒發達國家鋁應用經驗外,也可以開拓具有國內特色的應用新市場。鋁企應更加注重于研發和創新,推動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據統計,截至2011年止,國內原鋁產能已相當于2001年的6倍,在過去10年里,鋁產量年均增長鋁達到了近20%。需求的拉動、技術的突破、政策的支持等都是電解鋁產量飆升的誘因。
目前,我國鋁產能占全球的占比以及產能和消費量的占比超過4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市場鋁的表觀消費量為2100萬噸左右,人均消費15公斤,而美國約為30公斤,更高的日本人均消費則接近35公斤。從量上看,我國鋁需求的增長空間依然存在。
國內鋁產業已進入產品過剩、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及洗牌難以避免。未來鋁產業要在這一格局中突圍,一方面仍須嚴格控制產能,另一方面也急需努力拓展下游市場應用。
有效控制產能擴張的節奏,成為實現電解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笆濉逼陂g,國內的擬建項目規劃產能累計已高達1500萬噸/年。如果這些項目均如期投產,2015年中國鋁冶煉產能將達到4060萬噸/年,這樣的規模遠超市場需求,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降低,中東部地區原有產能也將面臨被迫退出。
同時,隨著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推動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速,拓展國內市場的消費空間也意義重大。除了借鑒發達國家鋁應用經驗外,也可以開拓具有國內特色的應用新市場。鋁企應更加注重于研發和創新,推動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