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汽車行業,將會以年均10%左右的增長速度發展。我國龐大的汽車需求量促進了輪胎行業的快速增長,汽車產量決定汽車輪胎配套市場的容量,而汽車保有量則決定汽車輪胎替換市場的容量。國際模協秘書長認為,輪胎模具行業的發展和輪胎行業的發展情況緊密相連,隨著汽車產量、保有量的增加,為其配套和替換的輪胎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輪胎模具制造業也必將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世界輪胎制造中心正向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轉移,世界橡膠機械和輪胎模具的重心也隨之向中國轉移。
國際市場方面.由于工業發達國家人工成本的持續提高,迫使他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不得不把模具不斷向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像我國這樣有較好技術基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跨國公司到我國來采購模具的趨勢尚在發展之中,國際新興市場的開拓也大有可為。所以,縱觀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十二五”期間我國輪胎模具制造業發展空間廣闊,我國必將成為世界大輪胎模具生產大國。
面對良好的市場前景,中國的橡膠輪胎模具企業必須在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創新上下功夫。為此,應在下列方面積極采取措施:突出調整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創新與培育來帶動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發展速度與質量提升、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相協調。
(1)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從過去主要依靠規模擴張和數量增加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逐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與提高產品質量及水平為重點的精益型發展模式轉變;按照目前國內輪胎模具生產能力來看,整體產能過剩,必須大力發展技術附加值高的子午線輪胎活絡模具產品,不斷提高它們在輪胎模具總量中的比例。
(2)積極推動企業向“大而強"和“小而專"的方向發展。大力支持重點骨干企業的發展,提升它們的水平和行業引導能力;引導和培育大批中小企業向“專、特、精"方向發展;鼓勵企業資產優化重組,發展各種形式的產業聯盟,同時要努力開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3)積極推進輪胎模具市場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自動化、標準化;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研發與創新能力的提高;推動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建立與輪胎制造業相協調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4)還要加快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大力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模具企業從單純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奠定基礎。
根據經驗數據統計,子午線輪胎活絡模具平均使用壽命約為2萬條輪胎左右,預計十二五末期,國內輪胎模具需求量將達到3萬套左右,其中子午線輪胎模具2.6萬套,產值約30億元左右。
“十二五”期間發展目標:輪胎模具行業總體技術水平、裝備水平、主要產品質量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產品出口比例由現在的15%提高到30%左右;全面推廣模具全維CAD和CAD/CAE/CAM/PDM設計生產技術;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和模具集成化制造總體水平;輪胎模具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及創新能力要有顯著提高;進步縮短模具生產周期、提高模具壽命和使用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