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到初入職場的小朋友說,為什么別人做起來很輕松的工作我卻這么費力呢?為什么每次我都磨到最后下班,完成的工作量卻和別人相差無幾呢?感覺自己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可能是繞了遠路哦,職場中想要高效完成工作任務,需要學習以下幾個小Tips:
01、分清主次
分清主次是做好計劃的前提,在公司的工作包括“日常工作”和“其他工作”,日常工作通常指的是維持公司基本運行和效益的工作,“其他工作”則是指提高個人競爭力與團隊凝聚力等附加工作,一般有較強的自主選擇性;
那么在公司的上班時間,“日常工作”的優先級應高于“其他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也有緊急事情和非緊急事情的區別,這個就隨機性較強,需要根據每天的工作內容來確定,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早上先在腦子里過一遍自己今天的工作內容,將工作的重要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一條條完成。
02、做好計劃
上一條的“”已經解決時間先后的問題,這一條則是針對時間分配問題,給自己劃定一個心理完成區域,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工作時間。例如,一個策劃案需要2h,那么就給自己留一個心理預期時間,預留時間可以比實際完成時間多15~20min,但不能超過半小時。否則會產生心理懈怠,認為多余的時間有很多,在工作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降低工作效率,時間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超過預期。
做好時間規劃有助于工作張弛有度,我們的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是一個曲線變化的過程,專注度達到最高點后,接下來就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變得越來越差,科學表明,連續運轉大約90-120分鐘后,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開始渴望休息和恢復,連續工作4h后,沒有人能保持初始的敏銳與專注。
所以,在開始規劃時間的時候,給自己留一些片段時間用來休息,不僅不會影響工作進程,反而會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參考著名的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
03、利用碎片化時間
很多人認為將工作時間與休閑時間完全劃分開是提升幸福感的途徑之一,抗拒在非工作時間聯想任何關于工作的事情,但事實上工作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不在休閑時間刻意去關心工作上的事情,但也不要拒絕那些在你大腦放空時候突然出現在腦海里的“idea”。例如,文學愛好者與撰稿者的愛好與工作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閑暇時候突然冒出來的點子,也許會為你帶來不錯的工作效益呢。
04、養成習慣
所有的計劃最重要的都是執行的那一步,人類與生俱來的憊懶會讓我們大多數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雄心勃勃,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卻后勁不足,導致前功盡棄,這也是為什么”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p>
每個計劃都需要一個和主人磨合的過程,完全依靠主動性和自律并不能保證我們達成目標。調查顯示,人類行為只有5%是受自我意識支配的,剩余的95%都是自動反應或者對于某種需求的應激反應,這意味著習慣比自我意識更能約束我們,我們需要借助習慣的力量來完成目標。
在習慣的養成中,有幾個關鍵點:
計劃盡量的精確化和具體化,這樣成功率會提高,我們更有可能完成計劃。
重復思考習慣和價值觀的聯系,幫助自己鞏固意愿,提升動力。
嘗試在計劃中給自己設置一些小目標或者獎勵機制,敦促自己的習慣養成。
05、正視自己的內心
不要盲目自我感動,精神學家愛德華?惠特蒙說:“我們只有滿懷震驚地看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看到我們希望或想象中的自己,才算邁向個人生活現實的第一步?!?/p>
熬夜做方案、總是公司最后一個走的人,這種看似努力的背后,有多少是因為我們自身精力不集中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呢?人難免會有自憐的情緒,面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總會選擇逃避和自我欺騙,但如果我們不能正視自己,誠實地看待自己,那么就永遠也不可能突破自身局限性。
(c)2015-2019 YZW.CC 壓鑄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5014722號-1
地址:廣東東莞 EMAIL:admin@admin.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