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隨手拿起一只溫州制造的筆,就有可能出自黃聯鑫打磨的模具。黃聯鑫制造模具,獲得14項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他說,“堅持研制新模具”這幾個字是刻在他生命里的價值觀。
用一套房子的錢換一臺設備
現在在文泰筆業擔任技術顧問的黃聯鑫,已逐漸從一線退下,但他的辦公室,儼然還是一個制造模具的“戰場”。辦公桌上放著一臺高倍顯微鏡可以方便觀察模具的情況。而一旁一臺罩著絨布的大型設備,占據了三分之一的辦公室面積,可隨時檢測模具、繪制圖紙。
“就是這臺設備陪我"南征北戰"了20來年。”黃聯鑫一邊說一邊掀起了絨布,“人家說攢錢買房子,我是攢錢買設備,因為好設備決定好模具。”在了解過功能后,黃聯鑫毫不猶豫地以20多萬元的價格買下這臺設備,這在當時是一套房子的價格。
大家都說黃聯鑫“瘋”了,但他就是專注地在這臺設備前打磨出一副又一副行業領先的模具,并贏得了與日企合作的機會。“記得那家企業要我先測量一個模具的尺寸,我就用這臺設備去測,最后結果跟他們的只相差0.0005毫米,他們覺得這很不可思議。”黃聯鑫說,日本人對模具的精密度要求很高,這個結果他們很滿意,后面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
十幾年時間打磨出一副模具
黃聯鑫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和筆廠合作,制造各種制筆的模具。在這小小筆桿間,他創造許多個“第一”。從中國文具行業第一副哈夫雙色筆套模具,到第一副水性筆儲水器模具,再到最近研發制造出的132筆后塞非常規全熱流道模具,黃聯鑫填補了行業一個又一個空白。
記者在文泰筆業的車間看到,安裝了這套模具的設備,全自動操作,通過它生產出來的產品,完全無廢料,而且價格只有一般熱流道模具的十分之一,同時也更節能高效。
那么打磨出這樣的模具用了多久時間?黃聯鑫笑道:“十幾年吧。每次發現模具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想辦法去破解它,破解到最后,就形成了一套更優的模具。”
盼望模具小微園能早日建成
“一級/高級鉗工技師”、“中國制筆行業先進工作者”、“市甌江技能大獎”……諸多榮譽構成了黃聯鑫行業領頭羊的形象。接下來,他將重點放在發明專利上,作為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溫州模具協會的會長,他也樂于分享、傳授最新研究成果。
“干了大半輩子卻還是沒有屬于自己的廠房。”黃聯鑫遺憾地說,自己在申請固定廠房用地時都失敗了。
“值得慶幸的是,最近政府請我們模具行業的一些人到各地考察,共同商討發展模具小微園區的可行性。”黃聯鑫給記者看了一份文件,上面清楚寫著要求相關單位提出政策意見,落實模具小微園,推進模具產業的發展。“把模具小微園區建起來,希望未來的模具企業可以有個穩定的地方持續發展,為溫州工業產業做好配套服務”。